活动预告丨“遗产、旅行与学术”系列讲座
“遗产、旅行与学术”系列讲座
中央美术学院“4.18国际古迹遗址日”主题活动
1982年4月18日,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(ICOMOS)提出建立“国际古迹遗址日” (International Day for Monuments and Sites),并在次年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2届大会上得到批准。从2001年开始,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每年为“4.18国际古迹遗址日”确定活动主题,今年的主题是“变革中的文化遗产”(Heritage Changes)。
文物古迹与造型艺术、视觉文化密切相关,启迪了古今无数艺术家和学者。在当今社会,文化遗产的定义、价值和环境处于时刻变化之中,而文化遗产已经超越研究对象的层面,与考古学、美术史等学术领域的关系也在变化、发展。只有走出书斋,进入田野,才能感受遗产的魅力,从而促进学术的进步,建立两者互构关系。
地点:中央美术学院14号楼A306教室
主办: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
协办:中央美术学院文化遗产协会
1
走出书斋 重返现场:我的田野考察心得
2023年4月13日(星期四)19时
耿朔,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,主要从事汉唐考古和中国早期美术史研究,并致力于考古文博知识的公众传播。
考察,是一个语义模糊的字眼,与考古作为一门学科有清晰的指涉范围不同,“考察”是日常词汇,介于业余与专业之间。每个以学术为生业的人,都有过这样那样的考察经历,但对考察的理解却可能大相径庭。在本次讲座中,主讲人将从自己多年的田野考察实践出发,与听众分享对以下问题的思考:历史的现场如何抵达?如何建立对于古迹、景观和人的立体式理解?当我们的再临本身就是对往昔的介入与重构时,又如何在现实与历史的纠缠之中寻找合理的叙事?
2
社群视野与美术研究
2023年4月14日(星期五)19时
段牛斗,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讲师,从事文化遗产研究。
对文物古迹、民间艺术等各种类型文化遗产的研究,需要借助实地考察等手段,发掘更加丰富的信息,在图像、文献之外扩展新的理解与认知,进而从地域、族群等视角更新美术研究的方法。本次讲座将选取不同的研究案例,寻求美术与遗产研究的契合点,突出考察的重要性和现场感,同时讲述在各地的见闻,还原从理论到田野的全过程。
3
寂寞的田野:进入日常生活的行旅
2023年4月17日(星期一)19时
董永俊,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讲师,从事民间美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、研究与实践。
到民间去,回到日常,“田野”中的行思,能够带给我们怎样的“学术”启示?游历考察会有什么际遇?行旅过程会有什么收获?带着对旅游行为的思考,本次讲座中,主讲人将结合多年来对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的日常生活“观察”的心得感受,通过经历分享阐述对“过程性体验”与“常识性认知”的所思、所想、所感、所悟。
美术遗产
专业学术资讯
优质阅读体验